當前位置: 首頁 >政策法規

政策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

發布時間:2007-02-25

 


(1993年7月6日 國務院令第117號)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妥善處理企業勞動爭議,保障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發展良好的勞動關系,促進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與職工之間的下列勞動爭議:

(一)因企業開除、除名、辭退職工和職工辭職、自動離職發生的爭議;
(二)因執行國家有關工資、保險、福利、培訓、勞動保護的規定發生的爭議;
(三)因履行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依照本條例處理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三條 企業與職工為勞動爭議案件的當事人。

第四條 處理勞動爭議,應當遵循下列原則:

(一)著重調解,及時處理;
(二)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依法處理;
(三)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的職工一方在三人以上,并有共同理由的,應當推舉代表參加調解或者仲裁活動。

第六條 勞動爭議發生后,當事人應當協商解決,不愿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可以向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勞動爭議處理過程中,當事人不得有激化矛盾的行為。

第二章 企業調解

第七條 企業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以下簡稱調解委員會)。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企業發生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一)職工代表;
(二)企業代表;
(三)企業工會代表。 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下同)推舉產生;企業代表由廠長(經理)指定;企業工會代表由企業工會委員會指定。調解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具體人數由職工代表大會提出并與廠長(經理)協商確定,企業代表的人數不得超過調解委員會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一。

第八條 調解委員會主任由企業工會代表擔任。調解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設在企業工會委員會。

第九條 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應當自當事人申請調解之日起三十日內結束;到期未結束的,視為調解不成。

第十一條 調解委員會調解勞動爭議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愿原則,經調解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協議書,雙方當事人應當自覺履行;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在規定時效內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栽。

第三章 仲 裁

第十二條 縣、市、市轄區應當設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以下簡稱仲裁委員會)。

第十三條 仲裁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一)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代表;
(二)工會的代表;
(三)政府指定的經濟綜合管理部門的代表。 仲裁委員會組成人數必須是單數,主任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擔任。勞動行政主管部門的勞動爭議處理機構為仲裁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負責辦理仲裁委員會的日常事務。

第十四條 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實行仲裁員、仲裁庭制度。

第十五條 仲裁委員會可以聘任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其他有關部門的人員、工會工作者、專家學者和律師為專職的或者兼職的仲裁員。兼職仲裁員與專職仲裁員在執行仲裁公務時享有同等權利。兼職仲裁員進行仲裁活動時,所在單位應當給予支持。

第十六條 仲裁委員會處理勞動爭議,應當組成仲裁庭。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 簡單勞動爭議案件,仲裁委員會可以指定一名仲裁員處理。仲裁庭對重大的或者疑難的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可以提交仲裁委員會討論決定;仲裁委員會的決定,仲裁庭必須執行。

第十七條 縣、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設區的市、市轄區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范圍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

第十八條 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與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處理。

第十九條 當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師或者其他人代理參加仲裁活動。委托他人參加仲裁活動,必須向仲裁委員會提交有委托人簽名或者蓋章的委托書,委托書應當明確委托事項和權限。

第二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職工或者死亡的職工,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沒有法定代理人的,由仲裁委員會為其指定代理人代為參加仲裁活動。

第二十一條 當事人雙方可以自行和解。

第二十二條 與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請參加仲裁活動或者由仲裁委員會通知其參加仲裁活動。

第二十三條 當事人應當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六個月內,以書面形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前款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

第二十四條 當事人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應當提交申訴書,并按照被訴人數提交副本。申訴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職工當事人的姓名、職業、住址和工作單位;企業的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
(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和理由;
(三)證據、證人的姓名和住址。

第二十五條 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訴之日起七日內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的,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七日內將申訴書的副本送達被訴人,并組成仲裁庭;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說明理由。被訴人應當自收到申訴書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內提交答辯書和有第十八條 發生勞動爭議的企業與職工不在同一個仲裁委員會管轄地區的,由職工當事人工資關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員會處理。

第三十四條 勞動爭議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仲裁費。仲裁費包括案件受理費和處理費。收費的標準和辦法由國務院勞動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物價行政主管部門規定。

第三十五條 仲裁委員會組成人員或者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當事人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申請其回避:
(一)是勞動爭議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條屬的;
(二)與勞動爭議有利害關系的;
(三)與勞動爭議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

第三十六條 仲裁委員會對回避申請應當及時做出決定,并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通知當事人。

  
  
日本特黄特色免费大片| 天天做日日做天天添天天欢公交车| 久久国产中文字幕| 日本大片免a费观看视频| 久久天堂AV综合色无码专区| 无翼乌r18无遮掩全彩肉本子|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 6080午夜乱理伦片| 国产精品1024永久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密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野草|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网站 | 骚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观看麻豆91精品免费| 色婷婷综合在线|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刘伯温致力打造火热全网| 激情内射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爱妻| 做暧暧免费小视频| 欧美日韩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亚洲|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成人无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免费一级直接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a级片| 456亚洲视频| 国产女人18一级毛片视频| 美女被免费网在线观看网站| 十分钟免费视频高清完整版www| 深夜影院一级毛片|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 日韩欧美黄色片|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 国产无套乱子伦精彩是白视频| 色www免费视频| 内射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